2.08米的奥多姆和麦克海尔,一比才知道差别
2.08米的大前锋拿最佳第六人,放现在可能让人觉得奇怪——但历史上两位同样身高的顶级球员,却用不同经历撕开了一个问题:联盟到底该怎么定义“第六人”?
1983-85年,凯尔特人队的麦克海尔连续三年拿到最佳第六人。 那时候他场均上场31分钟,比同期绿军首发中锋帕里什还多打4分钟。 86年总决赛更夸张,他带着应力性骨折打满42分钟,在加时赛里抢下16分,直接统治了比赛。 现在看这种操作,医疗团队早该把他按在板凳上了,但当时的统计表格里,他的防守贡献值达到43.2,是联盟顶级的防守者。
再看奥多姆,2010-11赛季他以替补身份打了47场,场均上场32分钟,能拿14.4分8.7篮板3助攻。 这样的数据放现在足够冲击全明星,但当时他只拿了最佳第六人。 他的使用率只有18%,远低于麦克海尔的25%。 更尴尬的是,他能在1号位防到5号位的全面性,在数据里根本体现不出来——比如他在湖人双塔体系中,经常要替加索尔补防低位,或者帮拜纳姆协防外线,这些动态补位的活,统计表上只写着“失误”或“犯规”。
2005年马刺夺冠时,吉诺比利以“替补”身份拿总冠军。 他的真实贡献值(TS%)达到59.8%,比多数首发后卫都高。 但最佳第六人奖杯没他的份——这说明奖项要的不是“替补里的最强”,而是“最强的替补”,既得有首发实力,又得主动压数据。
现在看森林狼的中锋里德,季后赛里他经常在挡拆后换防到外线,破坏对手进攻节奏。 有场比赛他一个人干扰了对手7次三分出手,其中5次投丢,但技术统计里只记着2分3篮板。这种“隐形贡献”找不到数据框填,就像用诺基亚评测智能手机——老标准测不出新功能。
麦克海尔的防守贡献值43.2是历史级,但现在的防守正负值(DRPM)系统里,他的排名可能不如某些专职护框的内线。 奥多姆生涯唯一一次三双是替补拿到的,但高阶数据里他的真实正负值(RPM)从未进过联盟前50。 这两个2.08米的大前锋,一个用“伪替补真核心”拿了三次最佳第六人,一个用“动态补位全能王”只拿了一次,背后的评选标准,从来没变过。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 2025-07-05热闻5-2狂胜尤文图斯!世俱杯G组曼城3连胜轰入13球头名出
- 2025-07-15草根出身却搭一线女星!刘宇宁演《书卷一梦》终于摆脱造型争议
- 2025-07-20刘亦菲十七八岁海边照, 肚子有肉肉很真实, 透着青春感
- 2025-07-30老电影《玉色蝴蝶》经典呈现,非常好看,不容错过!
- 2025-07-05龚翔宇领衔!朱婷俱乐部队友在列,香港站最受欢迎球员公布
- 2025-07-11中国U16男足迎战“和平杯”,首战顽强平日本,帅惟浩泪洒赛场
推荐资讯
- 粉丝要求杰尼斯查证喜多川事件 事务所将周末回应
- 一台可以推着走的电竞房生成器,帮我走出了电子ED
- 恒大前高管评价许家印:智慧、权威、自信
- 纯苯期货和期权50问|现货基本情况概览
- 《逍遥情缘》手游宠物资质太平庸?让重生丹赐它一场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