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王晶点评成龙:大红也得靠点运气,像张颂文等到19年才靠《狂飙》爆火

王晶点评成龙:大红也得靠点运气,像张颂文等到19年才靠《狂飙》爆火

发布日期:2025-08-20 08:17    点击次数:150

1976年,成龙进了罗维公司。

工资每月三千块,挺不错。

罗维给他改名叫“成龙”,想把他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

听起来挺牛,可现实不给力。

拍了十来部电影,一部接一部扑街。

《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拳精》……全砸了。

业内都叫他“票房毒药”。

发行商一听成龙两个字,转身就走。

谁买谁亏钱,没人敢碰。

罗维也不甘心。

他开始琢磨:导演没问题,演员也没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

肯定是剧本不行。

那时候古龙的小说特别抢手。

谁能演古龙男主,谁就能火。

罗维就想买个古龙版权,给成龙演。

见面聊了聊。

结果古龙直接拒绝,还喝多了发飙。

他说自己写的戏是给狄龙、姜大卫拍的。

成龙这大鼻子小眼睛,也想当男一?

太离谱了。

成龙当时才二十出头。

被骂得眼泪哗哗流。

心里委屈死了。

到了1978年,机会终于来了。

袁和平要拍《蛇形刁手》,点名要用成龙。

吴思远一听,差点跳起来。

成龙?那个“毒药”?

连着扑了十部,谁敢用他?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吴思远拗只好答应。

花六万港元从罗维那儿借人。

心里早就认命了:赔钱就赔钱吧,就当帮袁和平圆梦。

成龙自己也清楚,再走李小龙的老路,肯定没戏。

他开始喜剧结合。

没想到,这一试,爆了!

《蛇形刁手》一上映,观众炸了。

接着拍《醉拳》,更狠——

票房翻了三倍!

270万变676万,彻底翻身。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

不是成龙不行,是罗维的风格太死板。

1979年,成龙离开罗维,转投嘉禾。

人生正式起飞。

1980年第一部嘉禾片《师弟出马》,片酬480万,票房破千万。

香港影史第一部破千万的电影。

后面《A计划》《警察故事》《龙兄虎弟》一个接一个。

成龙彻底甩掉李小龙的影子,成了真正的功夫巨星。

王晶讲过一件事。

他拍《大上海》时,张颂文一直跟在洪金宝身后。

镜头里有他,但没人注意到。

王晶觉得他演得好,就是长相普通,难红。

十几年后,《狂飙》来了。

张颂文演高启强,一炮而红。

运气,真的太重要了。

没有《狂飙》,他可能还是个无名小卒。

当初选角,导演原定张译演高启强。

杨洋团队觉得角色单薄,退出了。

临时找张颂文救场。

他读完剧本,认真谈了自己的理解。

导演一拍大腿:就你了。

张译改演安欣。

一开始大家冲着张译来的。

可看下去,反而被高启强吸引住了。

从鱼贩到枭雄,人物太完整。

安欣相比之下,确实有点扁平。

高启强成了全剧焦点。

张颂文等了十九年,终于等到德华说过:比我努力、比我年纪小的人多的是,我就是运气好。

周一围也说:回头全是努力;往前全是运气。

最后:

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默默耕耘,却等不到一个转身的机会。

张颂文的故事让我明白,努力是底气,但运气才是打开大门的钥匙。

别慌,只要还在路上,总有一天会被看见。

别怕平凡,别怕等待。

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坚持的人。

哪怕现在无人问津,也别放弃。

因为光,可能就在下一秒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