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俄记者放话:中国军队若派三百万,俄兵能更快打赢乌克兰

俄记者放话:中国军队若派三百万,俄兵能更快打赢乌克兰

发布日期:2025-11-20 15:04    点击次数:54

“让两百万中国兵去乌克兰救火?”听到这句,我差点以为电视串台进了爽文频道。

奥尔加·斯卡比耶娃在《60分钟》节目里一本正经地抛出这个点子,时间是2023年6月11日。她说只要把两三百万中国士兵空投到贝尔戈罗德,俄军就能一夜翻盘。弹幕当时炸了,网友笑到手机掉锅里:大姐,你当中国兵是外卖,随叫随到还免运费?

先别急着乐,她为啥突然cue中国?往前翻一周,乌克兰刚用西方新到的坦克在扎波罗热把俄军推得一天挪不到一公里。贝尔戈罗德更惨,炮声天天往演播室里钻,俄本土被无人机刷漆,防空像漏勺。节目收视率靠情绪拉满,主持人得找替罪羊,也要给老百姓一个“天降神兵”的梦。于是中国躺着中枪,成了她嘴里的大号充电宝。

中国驻俄使馆的回应来得快:不输出武器,不出兵,只劝和。一句话把天聊死。可西方媒体像嗅到血的鲨鱼,《新闻周刊》连夜剪视频,乌克兰官员把片段当段子发推,流量翻倍。斯卡比耶娃估计没想到,一句口嗨把自己送上国际热搜。

说回战场。2023年夏天,俄军每天平均占领的地盘从开战初期的几十平方公里缩到连一个村子都要磨三天。装备损失按公开情报算,重装备少了三成,补充跟不上。乌军那边,西方炮弹一火车一火车拉,打成了拉锯。两边都累,但谁都不肯先眨眼。

这时候扯中国进场,纯属把算盘珠子崩别人脸上。中国官方数字摆在那里:军费涨得稳,但每一分钱优先砸在北斗、无人机、远火这些技术活,不养海外大兵。真要出兵,光后勤就能拖垮高铁,更别说国际法这关过不去。

有人翻旧账:中俄贸易2023年增量26%,石油管道流量增加20%,是不是暗地里输血?其实把合同拆开看,俄方卖油用人民币结算,中方卖汽车家电收卢布,各取所需,跟军火没半毛钱关系。真军援的话,战场上早该出现中国制式炮弹壳,外媒掘地三尺也没找到。

再说中国兵真去了能干啥?贝尔戈罗德那地方,乌军小分队今天炸个油库,明天摸个哨所,打的是游击。俄军大部队铺开像煎饼,却抓不住跳蚤。中国士兵擅长的是合成营、信息流、无人机群,这种打法在本土防御是尖刀,扔到乌克兰大平原就成了没GPS的滴滴司机,找不着北。

斯卡比耶娃的百万大军设想,听着像把一场足球赛突然加进来一支篮球队,人数再多也踢不了球。她漏算三件事:第一,中国兵吃自家后勤,从哈尔滨拉到别尔哥罗德单程两千公里,油钱谁出?第二,语言不通,俄军指挥体系还停留在大炮兵思维,中国班长喊破嗓子也连不上频道。第三,国际舆论能把屋顶掀翻,联合国紧急会议连夜加钟。

其实中国早把话挑明:12点和平方案里第一条就是停火,第二条是尊重主权。翻译成人话:你们打你们的,我们劝我们的,别拉我下场。2024年开春,中俄又签了大豆和天然气大单,贸易直冲2000亿美元,照样没碰枪炮。联合军演年年有,科目都是反恐、救灾,地点选在中俄自家门口,跟乌克兰八杆子打不着。

最尴尬的是,2025年了,战线还在拉锯。俄军九月到十月只啃下四十八平方英里,还没北京朝阳区大。乌军改打能源设施,俄军拿无人机对轰,两边都往耗血里卷。这时候再提中国兵,连俄罗斯网友都笑:斯卡比耶娃的剧本过时了。

个别中国面孔确实出现在战场,那是雇佣兵,国籍不等于国家。外交部把话撂清:个人行为,自行负责。想拉国家背锅,门都没有。

说到底,斯卡比耶娃那句话就像饿极了喊妈,喊完发现妈在邻居家喝茶。中俄合作有边界,经贸可以拉满,兵一个不出。俄罗斯真要解套,要么坐下来谈,要么自己把兵练到数字化,指望天降外援,不如先修修自家后勤。

中国这边,高铁继续跑,北斗继续升,无人机继续下饺子,一切都围着自家院墙转。别人家的火,最多递桶水,绝不会把自己点着。

战争打了三年,观众从震惊到麻木,热搜换了一茬又一茬。斯卡比耶娃的“神助攻”成了旧梗,偶尔被拉出来当表情包。

那么问题来了:下次战局再卡壳,谁又会被当成救命稻草?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