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敢逼蒋介石下野,桂系为什么有这个底气?全面解析三大战役后桂军实力
1948年底,南京的老蒋桌上,摆着几封电报。
发报人,是他在武汉的“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
电报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请他“顺应民意”,赶紧下台,好“开启和谈”。
这哪是请示啊,这简直就是当面“逼宫”。
老蒋这辈子,风光吧?可他三次被迫下野,狼狈不堪。
这“小诸葛”白崇禧,哪来的胆子,敢这么对老板?
01
要说这白崇禧和老蒋(蒋介石)的关系啊,那可真是“相爱相杀”几十年。最早在1924年到1928年那阵子,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这几个广西猛人,联手把广西的老军阀给打跑了,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这就是“新桂系”。
他们也看清了形势,光杆司令是混不下去的,得找个大靠山。于是他们就归附了广州的国民政府,开始跟着一起干“国民革命”。
1926年北伐开始,桂系的第七军(号称“钢军”)那叫一个能打,一路从广西打到了长江边上。白崇禧军事上确实有两把刷子,脑子活,被送了个“小诸葛”的外号。
那时候的老蒋,对白崇禧那叫一个“倚重”。他让白崇禧当总司令部的参谋长,白崇禧还推辞了一下,说广西离不开。老蒋是好说歹说,才把白崇禧给请出山了。
白崇禧也没让他失望,指挥东路军打孙传芳、张宗昌,打得是顺风顺水,顺利占领了杭州、上海。
1927年4月,老蒋要在上海动手“清党”。这么大的事,他交给了谁呢?就交给了白崇禧。
4月12日,白崇禧在上海指挥流氓武装,对工人纠察队下了手。2700多人的武装就这么被解除了。可以说,白崇禧是帮老蒋在南京站稳脚跟的“大功臣”。
可这蜜月期,短得可怜。
老蒋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可武汉那边汪精卫也搞了个国民政府。两边直接就掐起来了,史称“宁汉分裂”。
武汉那边火力全开,通电让老蒋下野。更要命的是,手握重兵的唐生智也从武汉出发,带兵要来打南京。
老蒋这边呢,嫡系第一军在浙江打得不顺,他想从徐州调兵,又怕徐州空了。这下老蒋就尴尬了,他想听听桂系这帮“盟友”的意见。
结果呢?李宗仁的态度很微妙,大概意思就是“这事你得自己拿主意”。
老蒋又去问白崇禧,说你带兵去打武汉,继续北伐。
白崇禧直接就给顶回去了,说现在应该先“和汉”(跟武汉合流),团结内部。
老蒋当时就气坏了,你们想和汉,你们自己去!
可白崇禧不吃这套,反而慢悠悠地补了一句,说这是顾全大局,总司令您(蒋介石)啊,不如暂时离开一下也好。
这话一出,老蒋是彻底没招了。嫡系部队打不动,盟友桂系又当面“劝退”。
1927年8月13日,老蒋发表辞职宣言,宣布下野。这是他第一次被逼下台,桂系在里头扮演了关键角色。
02
当然,老蒋也不是吃素的。他这人,你让他下不来台,他能记你一辈子。
1928年1月,他“复职”归来,完成了二次北伐。一站稳脚跟,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收拾这帮“不听话”的地方军阀,首当其冲就是桂系。
1929年,老蒋找了个由头,开始“裁军”(编遣部队),主要就是冲着桂系去的。这一下,直接引发了“蒋桂战争”。
这回,桂系可没占到便宜,被老蒋一顿胖揍。桂系那点家底差点全打光了,李宗仁、白崇禧灰溜溜地跑回了广西,差点连老本营都丢了。
从这时候起,桂系算是被老蒋给彻底压制了,老实了快十年。他们就缩在广西那个“穷山沟”里,搞点“模范省”建设,不敢再跟老蒋叫板了。
转机啥时候来的呢?
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人打过来了,这下是民族矛盾大于内部矛盾了。老蒋再怎么不待见桂系,也得把他们拉出来一起扛。桂系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出兵抗日,也开始名正言顺地扩充实力。
什么第11集团军、第21集团军,都是桂系的部队。桂军在抗日战场上,说实话,打得是真不含糊,像台儿庄大捷,那就是李宗仁指挥的。
靠着打日本人,桂系的队伍是越打越多。到了1938年,桂系的总兵力就恢复到了16万多人。
等到1945年抗战胜利,桂系手里的兵力已经达到了24万多。
这二十多万人,就是桂系东山再起的本钱。
抗战一胜利,老蒋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立马开始琢磨怎么把这帮军阀的兵权再给收回来。
他对付白崇禧的法子,那叫一个“高明”——明升暗降。
1946年,老蒋大手一挥,任命白崇禧为“国防部长”,陆军一级上将。
听着是不是特威风?国防部长啊!
可实际上呢?这就是个南京的“弼马温”岗位。当时的“国防部长”就是个虚职,主要是给老蒋当军事幕僚,手里一兵一卒都调不动。
老蒋就是用这个法子,把白崇禧从他那二十多万桂军里头给“架空”了,调到了南京,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
紧接着,老蒋就开始对桂军下手,撤销番号、缩编部队。
白崇禧和李宗仁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也没办法,只能暂时忍着,等机会。
03
你别说,这机会还真让白崇禧给等来了。
1947年11月,解放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中原地区。
老蒋慌了。
大别山那个地方,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他派自己的嫡系部队去“围剿”,结果呢?陈诚指挥的部队,根本不管用,抓不住人,反而被拖得精疲力尽。
关键时刻,老蒋能用的人不多了。他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刚“架空”没多久的白崇禧给派了出去。
老蒋让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国防部长指挥所”,统一指挥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这五个省的兵力。
任务就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围剿”刘邓大军。
这是老蒋第一次,真正把指挥权(包括指挥嫡系部队的权力)交还给白崇禧。
白崇禧这“小诸葛”能放过这种机会吗?
他到了九江,立马就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他以“围剿”需要为理由,开始重新整编部队。
他打着老蒋的旗号,到处搜罗桂系的旧部和散兵游勇。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之前被缩编的桂系老部队——整编第46师,给重新拉了起来。
白崇禧这一通操作,虽然最后“围剿”大别山的计划是失败了,他的指挥权也被老蒋收了回去。
但他成功地利用老蒋给他的资源,把他桂系的三个主力军(第7军、第48军、第46师)给重新整合到了一起。
而且,他还借着这个机会,把桂系的主力从山东战场这个“绞肉机”里给摘了出来。
04
很快,第二次机会又来了。
1948年6月,老蒋又做出了一个“骚操作”。
他担心李宗仁(当时刚当选副总统)在南京中枢,白崇禧又在外围带兵,这俩人“里应外合”对他不利。
于是,老蒋又想把白崇禧调开。他免去了白的“国防部长”职务,改任“华中剿匪总司令”,让他去武汉。
老蒋的想法是,武汉那个地方,各派势力犬牙交错,他自己的嫡系部队(中央军)也多,白崇禧去了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可老蒋没想到,这步棋,反而是给白崇禧送了份大礼。
当时桂系的黄绍竑就去劝白崇禧。
黄绍竑说,李宗仁在南京中枢,你在外围武汉掌兵,你们两人里应外合,必会有所作为。
白崇禧一听,茅塞顿开。他立马跑去武汉上任了。
老蒋当然也留了一手。
他给白崇禧的这个“华中剿总”,看着挺吓人,下辖三个大型机动兵团,还有三个绥靖区,总兵力接近40万。
但这里面门道可多了。这40万大军里,三大机动兵团有两个是老蒋的中央嫡系部队,人数占了23万。
这三个绥靖区里,有两个司令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老蒋的学生)。
算来算去,白崇禧自己能直接指挥的桂系部队,其实还是那三个整编师(军)。
老蒋这是在白崇禧身边安插了大量的“钉子”,让他动弹不得。
可老蒋千算万算,没算到接下来发生的事——三大战役。
1948年底,淮海战役打响。
老蒋的嫡系部队在战场上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邱清泉、黄百韬、李弥,一个个被围住,眼看就要不行了。
老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两次亲自发电报给武汉的白崇禧,让他火速派兵增援。
这时候,就轮到“小诸葛”白崇禧表演了。
他手里攥着华中地区的兵马,有老蒋的嫡系王牌(黄维兵团),有非嫡系的(宋希濂兵团),还有他自己的“亲儿子”(桂系张淦第三兵团)。
老蒋的电报来了,白崇禧怎么回的呢?
第一,他同意派兵。但他只派了黄维兵团东去增援。
为啥呢?
因为黄维兵团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是老蒋的“亲儿子”。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也是老蒋安插在华中地区监视白崇禧的“钉子”。
白崇禧巴不得这支部队赶紧走,既能给老蒋一个交代,又能把这支“钉子”从自己地盘上拔掉。
结果,黄维兵团12万人,一头扎进淮海战场,很快就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彻底包围消灭了。
老蒋的嫡系部队又少了一大块。
第二,老蒋一看黄维不行了,又发电报,让白崇禧把另一个兵团——宋希濂兵团,也调过去。
这个兵团里有大量川军,不算是老蒋的纯嫡系。
白崇禧就开始“打太极”了。
他以各种理由拦截宋希濂兵团,就是不放人。
他回复说,武汉周边“防务空虚”,刘邓大军虎视眈眈,宋希濂兵团得“确保武汉安全”,不能动。
老蒋在南京气得直跳脚,可也没办法。
第三,至于他自己的“亲儿子”,桂系张淦第三兵团,那是宝贝疙瘩。
这支部队,他一兵一卒都不能动。
这是他”划江而治”的本钱。他就把这支部队牢牢攥在手里,在武汉周边“看戏”。
05
这一下,局势彻底逆转了。
等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老蒋的嫡系中央军,那八十万精锐,基本被解放军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时候,全中国的目光都转向了华中。
大家突然发现,老蒋的部队没了,可白崇禧的部队还在啊!
黄维兵团(老蒋的)被消灭了。
宋希濂兵团被调走了。
白崇禧的“华中剿总”地盘里,剩下的几乎全是他桂系的人马和依附于桂系的部队。
根据统计,到1949年初,白崇禧手里光是正规军就有28万,再加上各种非正规军和特种兵,总兵力超过了30万人。
这30万大军,成了当时国民党在长江以南唯一一支完整、且最具战斗力的机动力量。
白崇禧手里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老蒋手里剩下的残兵败将。
这,就是白崇禧最大的“底气”。
他手里有枪,有三十万大军,他腰杆子能不硬吗?
但光有兵还不够,白崇禧还有第二个“底气”——美国人。
三大战役打完,美国人对老蒋也彻底失望了。他们觉得老蒋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给再多钱、再多武器,也是白搭。
美国政府急着在中国寻找新的“代理人”,想搞“划江而治”。
他们看中了谁呢?
一个,是刚当上“副总统”的李宗仁(桂系老大)。
另一个,就是手握30万重兵的白崇禧(桂系老二)。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当时就公开向美国务院建议,应该“劝告蒋委员长退休”。
好家伙。
手里有兵,外面有美国人撑腰,内部有李宗仁接应。
白崇禧觉得,时机成熟了。
1948年12月底,白崇禧开始行动。
他接连给老蒋发了两份电报。
电报写得那叫一个“恳切”,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请老蒋“顺应民意”,赶紧跟共产党停战,开始“议和”。
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老蒋:你赶紧下台吧,有你在,这“和”谈不了。
紧接着,白崇禧还串联了湖南等好几个省的头头,大家一起通电,要求老蒋“明确态度”。
这已经不是“劝退”了,这就是赤裸裸的“逼宫”。
老蒋这回是真的扛不住了。
军队,打光了。美国人,不给钱了。内部,连白崇禧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国防部长”都带头反他了。
1949年1月21日,老蒋发表“引退文告”,宣布第三次下野。
李宗仁顺利当上了“代总统”。桂系的势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白崇禧也摇身一变,成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的长官,统管整个中南地区。
他开始疯狂扩军,到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他手里的总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二十个军、五十一个师,合计40多万人。
手握40万大军,白崇禧“小诸葛”的自信心也膨胀到了极点。
当时西柏坡方面为了和平,提出了“八项原则”,非常有诚意,甚至表示可以让白崇禧继续带兵。
可白崇禧是怎么想的呢?
他觉得解放军打赢三大战役,也是惨胜,未必敢过长江。
他手握40万大军,背靠两广老家,完全可以跟解放军“划江而治”。
他甚至还提出了自己的“八项原则”,核心就一条:不准解放军过长江。
只可惜,“小诸葛”这回是彻底算错了。
他以为他手里的是王牌,可在解放军面前,这40万大军根本不堪一击。
他也以为老蒋下野了就真不管事了,可老蒋“退休”回溪口,还在背后遥控指挥,对李宗仁、白崇禧各种使绊子,不给钱也不给补给。
1949年4月,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令》发布,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白崇禧那号称40万的“精锐之师”,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
“小诸葛”机关算尽,最终还是没能保住自己的家底。
到了台湾的白崇禧,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兵权没了,地盘没了,就剩个虚衔。
1962年,他的老伴马佩璋先走了。
这一下,白崇禧整个就像丢了魂一样,人都蔫了。
结果四年后,也就是1966年12月2日,他就被人发现死在了卧室里,死因到现在也没个准信。
说白了,他老婆一走,他那点精气神也就跟着散了。
热点资讯
- 2025-07-08费纳德三巨头在四大满贯赛中的冠军和胜场数比较
- 2025-07-14杭州地铁呐喊,喊出了谁的心声?
- 2025-07-21哈登降薪留队,布克超3亿豪约,NBA价值标准变了吗
- 2025-07-29千金药业:公司参投的两支基金目前运营正常
- 2025-07-24中国到伊朗空运快递
- 2025-09-02双子座:下半年尽量远离这四个星座,否则会被借走运势
推荐资讯
- 杭州地铁呐喊,喊出了谁的心声?
- 爹妈心最苦!全妈不敢给全红婵打电话,全爸点评一语中的
- 中国助伊导弹升级?以色列高调“喊话”,却暴露了自身双重标准
- 全面解读美越贸易协议详情、中国影响与应对策略
- 白百何带两个儿子现身! 17岁大儿子长得像前夫陈羽凡, 二儿子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