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敢喝酒的老板局,戳破了海外中产的精英幻觉
世界上最不性感的事情,就是当老板。尤其是在异国他ň乡当老板。
你以为的海外创业,是左手红酒杯,右手几个亿的合同,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CB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空气中弥漫着自由和美金的香气。
现实中的海外创业,是你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对着惨淡的现金流报表,思考明天是先给员工发工资,还是先给房东交租金。所谓的风光,不过是朋友圈里精心计算过的JPG,背后的辛酸,是只有财务报表才知道的MOV。
最近,一个在日本朋友的饭局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拧巴。
一桌四个中年男人,三个老板一个高管,全是海外打拼的日本人。按理说,这种局子,不吹几个牛逼,不喝到断片,都对不起“老板局”这三个字。结果魔幻的是,全场下来,大家最多咪了一两杯。其中一个大哥笑着说,老了,喝不动了。
我信你个鬼。隔壁桌年纪差不多的日本社畜,正喝得脸红脖子粗,嗓门大到能穿透天花板。我们这桌的安静,不是因为养生,是因为怂了。肝还在其次,主要是心累,怕一不小心就把真心话吐出来了,第二天还得给投资人解释什么叫“战略性emo”。
那晚,大家没聊宏图伟业,没聊IPO敲钟,聊的全是具体到让人窒axphyxiating的烦恼:孩子的教育怎么办,员工又他妈跑路了,商场求着我开店我却不敢接。每一个话题,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海外创业者那层名为“精英”的表皮,露出了底下血淋淋的焦虑。
这焦虑,首先来自后院。
我一朋友,公司做得风生水起,这个月却把他老婆孩子全送回了日本。他自己一个人,留在海外当“留守中年”,每天靠视频电话维系家庭关系。原因很简单,孩子教育。
他儿子一个初二,一个小学高年级。本来在海外上着国际学校,听着高大上。但他老婆发现,海外的公立初中卷得丧心病狂,孩子每天作业写到半夜,压力大到怀疑人生。当妈的心疼了,觉得这哪是快乐教育,这简直是快乐火葬场。
于是,家庭会议的最终决议是,回国。回那个他们曾经拼命逃离的日本。
这种事不是孤例。另一个在广告公司当总经理的朋友,女儿升初中,全家光速打包回国。对外说辞是“尊重太太的决定”,翻译过来就是,老子也顶不住了。还有的更绝,自己一个人出来干,老婆孩子压根儿就不带出国,美其名曰不想让孩子受二茬苦。
你看,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终极悖论。你拼死拼活卷出来,获得了选择的权利,然后你发现,每一个选项背后都是一个深坑。在国内卷教育,还是在国外被文化差异摩擦?这是一个孩子在前面跑,爹妈在后头追,钱包在中间哭的经典剧目。这已经不是教育问题,这是一个玄学问题,考验的是你对“瞎折腾”的信仰有多坚定。
后院的火还没灭,公司的火药桶又炸了。
这几年,全球都在搞政治正确,职场反霸凌反骚扰的风吹得那叫一个猛。这本来是好事,但对于我们这些深受东亚“奋斗逼”文化熏陶的老板来说,就变得非常微妙。过去那套“我骂你是因为看好你”的PUA话术,现在敢说出来,第二天公司门口就可能有人拉横幅。
尤其是在服务业,这种文化冲突简直是灾难级的。
很多日本老板,带着在本国验证成功的开店经验,信心满满地杀到海外,然后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最常见死法就一个:招不到人。
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现在经济不好,找工作的人满大街都是。没错,面试的人是多,但大部分企业早就把门槛降到“四肢健全,能喘气”就行了。即便如此,人还是留不住。
中国员工的高离ou职率,常常让日本老板们怀疑人生。一个朋友,几年前还天天跟我画饼,要把他的餐饮品牌做到上市。现在你再问他IPO,他只会给你一个看淡红尘的微笑,然后默默点上一根烟。当初的雄心壮志,早就被每个月的人事报表磨没了。
更魔幻的是,有哥们儿的店生意火爆到天天排队,结果他把店关了。我问他为啥,他说,妈的,人比客人还难伺候。厨房今天走一个,前厅明天跑两个,他这个老板自己不是在后厨颠勺,就是在前台端盘子。这哪是创业,这是花钱给自己买了份24小时全年无休的体力活。
别笑,这不只是海外的问题。日本本土也一个德行。社交媒体上,“离职代办”这种业务火得一塌糊涂,年轻人主打一个“老板傻逼我就跑,工资到位我也跑”。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新人三年内离职率35%,这还是平均数,服务业只会更惨。新开的赛百味,整个店的员工都是从兼职平台临时摇来的“一日体验卡”,凑齐一波能开张的员工,难度不亚于召唤神龙。
这一代年轻人,不是不能吃苦,是不能吃画饼味的苦。他们对“公司是我家”这种鬼话的免疫力,比我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还强。你跟他谈理想,他跟你谈劳动法。你给他画大饼,他反手就是一个仲裁。
所以你明白了吧,当老板最难的,不是搞定客户,不是搞定投资人,是搞定你那帮随时准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员工。你得让他们觉得,在你这儿拧螺丝,比躺着刷短视频有意思。这比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还难。
后院起火,公司没人,市场还给你来个釜底抽薪。
一个开店的朋友说,最近好几家以前拽上天的商场开发商,主动打电话来请他入驻,还说租金好商量。这信号太明确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商场空铺多到开发商自己都发慌。
要是放几年前,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现在,他不敢接。就像我们饭局上聊的,店给你了,你拿头去开?人呢?
日元DuangDuang贬值,对日本国内旅游是天大利好,但对我们这些在海外卖日系服务的,简直是公开处刑。你辛辛苦苦打造的“匠心品质”,在本地人眼里,因为汇率,价格标签变得越来越刺眼。你的精致寿司,在性价比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再加上本地薪资结构、蹭蹭上涨的租金、以及那该死的人员流动性,一套组合拳下来,打得你晕头转向。三重、四重压力叠加,很多老板不是在转型,就是在去往破产的路上。
我自己的公司也好不到哪去。从销售数据就能看出来,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状况好的客户,你怎么推他都起飞;状况不佳的客户,你就是把乔布斯从坟里挖出来给他做PPT,他也硬不起来。差距大到让人绝望。
所以,那晚的饭局,与其说是聚餐,不如说是一场集体的、克制的、中年男人的哀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战场上苦苦支撑,表面风光,内心全是窟窿。
什么是家?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值得坚守的价值?这些宏大的命题,在每个月冰冷的财务数据和员工离职信面前,都显得格外苍白。
真正的答案,可能不在于找到什么终极出路,而在于学会和这种悬浮在半空的焦虑感共存。在流动中寻找稳定,在冲突中构建平衡,在尿血的压力下保持那么一点点还想折腾的韧性。
我由衷敬佩这帮还在坚持的哥们儿,也敬佩还在牌桌上的自己。
毕竟,焦虑是这个时代的背景音,谁也关不掉。你能做的,无非是假装自己是DJ,跟着这操蛋的节奏,扭得好看一点。然后告诉自己,至少今天,还没死在KPI上。
这,就是创业,一门关于“如何优雅地活受罪”的现代行为艺术。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热点资讯
- 2025-07-29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中对日本重启部分水产品市场,美急派财长问罪
- 2025-07-26穿越综影视世界,女主狂开后宫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 2025-07-10国民理财神器余额宝的三大挑战
- 2025-08-06婚礼助手怎么选?科学挑选伴郎伴娘的5大黄金准则
- 2025-09-11西游争霸礼品机电玩城里的宝藏机器
- 2025-08-07小说:纨绔教练遭唾弃,却带豪门逆袭,让世界瞩目
推荐资讯
- CCTV8今晚开播!30集扫毒大剧来袭,看完预告片我要说:这剧必火
- 姚明机场安检成“难题”,1米9女儿拒打篮球给出哪种人生答案
- 黛珂防晒乳哪款性价比最高?揭开最优选择的秘密
- 胜率惨不忍睹孔蒂执教6届欧冠3度止步小组赛 带国米12场仅3胜
- 王俊凯易烊千玺金鹿奖对决:流量明星转型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