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流浪汉睡超市门口5年,老板救济他,老板破产关店,男人:我帮你

流浪汉睡超市门口5年,老板救济他,老板破产关店,男人:我帮你

发布日期:2025-09-02 11:37    点击次数:147

“老齐,今晚的包子还热乎着呢。” 韩阿姨把塑料袋递过去,眼神里满是关切。

“谢谢。” 齐承远接过袋子,声音沙哑。

“都五年了,你就不想找个正经营生?”

齐承远笑了笑,眼神望向远方:“有些事,急不来的。”

谁能想到,这个睡在超市门口的流浪汉,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说出那句话——我帮你。

01

2019年深秋的夜晚,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落满了梧桐叶。晚上九点,“明山生鲜” 超市准备打烊,郭明山正在清点当天的营业额。

“老板,门口有个流浪汉。” 韩阿姨推门进来,脸上带着为难的表情。

郭明山抬起头,透过玻璃门看出去。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男人正把纸板铺在超市门口的凹陷处。那里正好能避风,上面还有块遮雨棚。

男人看起来四十多岁,头发乱糟糟的,胡子拉碴,身上的夹克破了好几个洞。他小心翼翼地把一个破旧的行李箱放在墙角,然后蜷缩在纸板上。

郭明山走出去:“师傅,这里不能睡人的。”

男人抬起头,眼神平静:“对不起,我马上走。”

他开始收拾东西,动作很慢。郭明山注意到他的手在发抖——这个深秋的夜晚,温度只有七八度。

“算了,今晚就在这儿吧。” 郭明山转身要走,又回头说,“韩阿姨,把今天卖剩的包子给他两个。”

韩阿姨嘀咕着:“老板心太软了。” 还是拿了两个肉包子,装在塑料袋里递过去。

男人接过包子,眼眶有些湿润:“谢谢,谢谢你们。”

“明天早上六点前要离开,知道吗?” 郭明山说完就进了店。

第二天清晨,郭明山六点开门时,门口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连一片纸屑都没有。只有墙角的小黑板上多了一行字:“感谢善意,愿生意兴隆。”

字写得很漂亮,一看就是练过的。

此后每天,这个流浪汉晚上九点后才出现,早上六点前就离开。他从不进店,也不向任何人乞讨。偶尔超市进货时,他会主动帮忙搬箱子。

“师傅贵姓?” 有一次,郭明山问他。

“姓齐,齐承远。”

“老齐,这是工钱。” 郭明山掏出一百块。

齐承远摇摇头:“不用,有口饭吃就够了。”

02

时间一晃就是三年。

2022年夏天,郭雨晴大学毕业回家,第一次见到齐承远时吓了一跳。

“爸,门口怎么有个流浪汉?” 她躲在郭明山身后小声问。

“别怕,老齐人挺好的,不会打扰咱们。”

郭雨晴半信半疑地观察了几天,发现齐承远确实很安静。白天他会去图书馆看书,傍晚去公园的水龙头洗漱,晚上才回到超市门口。

有一天,郭雨晴看到齐承远在小黑板上画建筑图。那些线条精准流畅,透视关系处理得相当专业。

“齐叔叔,您是学建筑的?”

齐承远愣了一下,随即微笑:“随便画画。”

韩阿姨凑过来看:“老齐,你这画得真好。我儿子是搞装修的,都没你画得专业。”

齐承远不说话,继续画他的图。

附近的街坊邻居都认识了齐承远。买菜的李奶奶会给他带个馒头,开饭店的王老板会把剩菜打包给他。大家都说,这个流浪汉不一般——他会说英语,能背诗词,字写得比书法家还好看。

可奇怪的是,从来没人知道他的过去。有人问起,他总是笑笑不说话。这个谜一样的男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2023年初,老街开始变了。

先是街口开了家“天天鲜” ,装修豪华,灯火通明。接着是“优选生活” 和“鲜到家” ,一家比一家大,一家比一家便宜。

明山生鲜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差了下去。以前晚上八点还有人买菜,现在六点以后就冷冷清清。

郭明山愁得直抽烟:“这些连锁店进价低,还能手机下单,咱们小店怎么比得过?”

“爸,要不咱们也搞线上?” 郭雨晴建议。

“搞什么线上?就咱们这点货,配送费都收不回来。”

齐承远坐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父女俩的对话。他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守得云开见月明。”

郭明山看了,苦笑:“老齐,你这是在安慰我吗?”

齐承远点点头:“总会有办法的。”

03

2024年春节刚过,房东上门了。

“郭老板,今年房租要涨了,一个月两万。”

“两万?去年不是一万五吗?” 郭明山急了。

“没办法,这条街现在热闹了,租金自然要涨。你要是不租,有的是人要。”

房东走后,郭明山坐在台阶上发呆。账本上的数字像针一样扎着他的心——这个月亏了三万,上个月亏了两万五,照这样下去,撑不过夏天。

郭雨晴下班回来,看到父亲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难受:“爸,要不咱们关店吧。现在关还能少亏点。”

“关店?” 郭明山红了眼眶,“这店开了十五年,你妈走的时候让我好好经营,现在说关就关?”

“可是爸,咱们真的撑不下去了。”

“再撑撑看吧。”

晚上,陆振来了。他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精英人士。

“郭老板,我是'鲜到家'的区域经理。听说您这店要转让?”

“谁说要转让了?” 郭明山皱眉。

陆振推推眼镜:“郭老板,明人不说暗话。您这店的经营状况,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集团想收购您的店面,价格好商量。”

“不卖。”

“二十万,现金。” 陆振伸出两个手指,“这是很公道的价格了。您这店面老旧,我们接手还要重新装修。”

二十万——这个数字让郭明山心动了一下。这些钱足够还清供应商的欠款,还能剩下一些。可是,真的要放弃吗?

“我考虑考虑。”

“三天时间,过期不候。” 陆振留下名片就走了。

那晚,郭明山一个人坐在店里到很晚。齐承远透过玻璃门看着他,看着这个给了自己五年温暖的男人在黑暗中默默流泪。

“郭老板。” 齐承远推门进来,这是五年来他第一次主动走进店里。

郭明山抬起头,眼睛通红:“老齐,你怎么进来了?”

“我帮你。”

“你帮我?” 郭明山苦笑,“老齐,你拿什么帮我?我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齐承远看着他,眼神坚定:“相信我,我帮你。”

04

第二天一早,齐承远不见了。

韩阿姨开门时发现门口的纸板和行李箱都不在了:“老板,老齐走了。”

郭明山心里空落落的。也许老齐是不想看到超市关门的样子吧,也好,省得大家都难过。

下午三点,正当郭明山准备给陆振打电话时,齐承远回来了。

他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头发理得整整齐齐,胡子也刮了。要不是那双熟悉的眼睛,郭明山差点认不出来。

跟着他的还有一个职业装女士。

“郭老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宋佳仪女士,华诚投资公司的副总。” 齐承远说。

宋佳仪伸出手:“郭老板好,我是受齐工委托来的。”

“齐工?” 郭明山愣住了。

“郭老板,我想收购您的超市,出价三十五万,现金支付。” 齐承远说。

“老齐,你……你哪来的钱?”

齐承远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存折和一些文件。他把存折递给郭明山。

郭明山打开存折,手开始发抖

——一百八十三万六千四百元。

“这……这怎么可能?” 韩阿姨凑过来看,眼睛瞪得像铜铃。

郭雨晴也惊呆了:“齐叔叔,您……您不是流浪汉吗?”

齐承远坐下来,缓缓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我叫齐承远,曾经是省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2019年,我的人生崩塌了。妻子带着儿子移民,提出离婚。我负责的一个楼盘出现裂缝,虽然不是设计问题,是施工方偷工减料,可我还是引咎辞职了。”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卖掉房子,分给前妻一半,我还有两百多万。我不是没钱,是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直到遇见你们。”

“五年了,是你们让我知道,这世上还有温暖。郭老板,你本可以赶我走,却给我饭吃。韩阿姨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雨晴叫我齐叔叔。街坊邻居没有一个人看不起我。”

齐承远眼眶湿润:“这五年,我不是在流浪,是在寻找活下去的理由。现在,我找到了。”

05

宋佳仪打开笔记本电脑:“郭老板,齐工这几年一直在研究社区生鲜店的转型。他去过北京、上海、深圳考察,还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

屏幕上出现了一份详细的改造计划书。

“传统生鲜店确实竞争不过大型连锁,可如果转型做'社区厨房',情况就不一样了。” 齐承远指着屏幕说,“一楼保留生鲜零售,二楼改造成中央厨房,提供半成品配菜、老年营养餐配送、社区团购等服务。”

“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买菜,可他们需要营养搭配的餐食。年轻人没时间做饭,需要半成品。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郭雨晴激动地说:“齐叔叔,这个想法太棒了!现在很多一线城市都有这种模式。”

“图纸我都画好了。” 齐承远拿出一叠图纸,“利用二楼的闲置空间,投资三十万就能改造完成。加上流动资金,五十万足够了。”

郭明山看着图纸,眼中重新燃起希望:“老齐,你早就计划好了?”

“我在图书馆待了三年,不是白待的。” 齐承远笑了。

正当大家满怀希望时,陆振又来了。

“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推门进来,看到宋佳仪,愣了一下,“宋总?您怎么在这?”

“陆经理认识我?” 宋佳仪问。

“华诚投资大名鼎鼎,谁不认识。” 陆振推推眼镜,“不过,恐怕要让您白跑一趟了。我们集团已经和房东签了意向协议,这个店面的优先承租权在我们手里。”

“什么意思?” 郭明山站起来。

这时,房东也来了:“郭老板,不好意思。陆经理他们愿意出月租三万,还预付一年。除非你能出同样的价格,否则……”

三万月租,一年就是三十六万。这个数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希望。

齐承远握紧了拳头:“即使我有一百八十万,也不可能长期承担这个租金。”

“市场就是这样,价高者得。” 陆振得意地说。

06

齐承远沉默了很久,最后低下头:“对不起,郭老板,我还是帮不了你。”

郭明山拍拍他的肩膀:“老齐,你有这份心,我已经很感激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爸……” 郭雨晴哭了。

“别哭,傻丫头。” 郭明山摸摸女儿的头,“爸爸做了十五年生意,也该歇歇了。”

最后一周,消息传开了,很多老顾客来道别。

李奶奶拉着郭明山的手:“小郭啊,这些年多亏了你。我腿脚不便,你总是给我送菜上门,还不收配送费。”

“应该的,李奶奶。”

王老板送来一箱酒:“老郭,这些年承蒙关照。以后去哪儿发展,说一声。”

最后一天,齐承远帮着清理货架。三个人忙到很晚,把店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来,咱们合个影。” 郭雨晴举起手机。

照片里,三个人站在“明山生鲜” 的招牌下。郭明山在中间,齐承远和郭雨晴在两边。大家都在笑,虽然笑容里带着不舍。

一个月后,“鲜到家” 开业了。装修豪华,品种齐全,开业三天全场八折,顾客络绎不绝。

齐承远搬离了老街,在城郊租了间小房子。郭明山用那二十万还清了债务,带着女儿去了另一个城市。

韩阿姨在“鲜到家” 找到了工作,工资比以前高,还有五险一金。

“可我还是怀念老店。” 她对同事说,“那里有人情味。”

秋天,梧桐叶又黄了。齐承远回到老街,站在“鲜到家” 门口。霓虹灯闪烁,自动门开开合合,一切都变了。

他拿出手机,给郭明山发了条消息:“郭老板,我用剩下的钱在城北开了个小店,就叫'明山厨房'。虽然不大,就当是个念想。如果有一天您想回来,随时欢迎。”

很快,郭明山回复了:“谢谢你,老齐。”

屏幕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齐承远等了很久,最终什么都没收到。

他知道,有些话注定说不出口,有些遗憾只能随风而去。人生就是这样,相遇时满怀感激,离别时各自珍重。

齐承远最后看了一眼这条街,转身离开。

夕阳西下,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一次,他不再是流浪汉,而是一个找回自己的人。虽然没能帮郭老板保住店,但至少他试过了。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