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飞行员暗示:快跑!他为何就是不听?
觉得内容不错的话,给作者一个关注吧!下次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咯~感谢喜爱,继续努力!
1936年12月26日,一架飞机从西安起飞,飞向南京。
机舱里坐着的,是刚刚从“阶下囚”身份恢复的蒋介石,和决定“负荆请罪”的张学良。
万米高空上,那个叫雷纳德的美国飞行员焦急地比划着手势,那是一个逃出生天的机会。
可座位上的张学良,却只是摆了摆手。
他不知道,这个手势挥出去,代价是整整54年。
01
张学良的人生,起点高得吓人。他的父亲是张作霖,那个年代执掌东北的“大帅”。
02
作为张作霖最宠爱的儿子,张学良从小接触的就是权力的核心圈子。他不是那种只懂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
03
1928年,一声巨响,皇姑屯的爆炸,把张作霖送走了。
04
这也把年仅27岁的张学良推到了历史的前台。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整个东北军政事务的重担,瞬间压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上。
05
面对内部的混乱和外部的虎视眈眈,他没有垮掉,迅速稳住了局势,接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
06
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张学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他顶住了日本方面的巨大压力,宣布“东北易帜”,支持南京国民政府。
07
这一举动,让中国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
08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再次选择支持蒋介石,派兵入关,帮助蒋稳定了局势。
09
**他帮蒋介石稳住了局势,换来了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头衔,这波操作算是站对了队。**一时之间,他成了国内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地位显赫。
10
但这种显赫,也让他更深地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漩涡。
11
真正的转折点,在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侵略。
12
张学良下达了一个让他背负一生骂名的决策——“不抵抗”。
13
他命令部队撤入关内,眼睁睁-看着东北全境沦陷。
14
“不抵抗将军”的帽子,就这么扣在了他的头上。无数流离失所的东北同胞,还有他手下那些憋屈的东北军将士,这股怨气和愤怒,全都指向了他。
15
几十万东北军,枪都没怎么放,家就没了,这笔“不抵抗”的账,全算在了他一个人头上。
16
东北的丢失,成了他心里永远抹不去的一道疤。
17
撤入关内后,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成了无家可归的“客军”。
18
而此时,蒋介石的核心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剿共”上。
19
这让张学良越来越难以忍受。
20
一边是家乡被占,同胞受难;另一边却是枪口对内,消耗着本就宝贵的国力。
21
张学良多次向蒋介石进言,请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团结抗日。
22
但他的这些呼声,全都被挡了回来。
23
1936年,蒋介石亲自飞抵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加紧“剿共”。
24
这种逼迫,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学良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2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城内枪声响起。
26
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
27
他们的目的很单纯,不是为了个人权位,就是为了“兵谏”——逼蒋抗日。
28
事变发生后,南京方面一片混乱,甚至有声音主张派兵轰炸西安。
29
在多方势力的斡旋下,宋子文、宋美龄先后抵达西安。谈判开始了。
30
经过十多天的紧张谈判,蒋介石最终做出了口头承诺: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31
张学良的核心目标,在表面上算是达成了。
32
他天真地认为,只要蒋介石点了头,抗日大业就有希望了。
33
接着,张学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他要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34
杨虎城等一众将领拼命劝阻,都觉得这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35
可张学良异常坚定。
36
他觉得,自己发动兵谏是“犯上”,如今目的达到了,就该去“负荆请罪”,以示自己的忠诚,表明自己绝无篡位之心。
37
他甚至还准备了一份“认罪书”。
38
他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两个人的担保——宋美龄和宋子文。
39
这两位在蒋介石身边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向他保证,蒋介石不会反悔,他们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40
张学良信了。
41
他以为这是江湖事江湖了,拿到了宋家的“保证书”,却忘了这是政治局,担保人自己也是局里人。
42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不顾众人的反对,陪同蒋介石夫妇登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
43
驾驶这架飞机的,是张学良的私人飞行员,一个叫雷纳德的美国人。
44
他不仅技术高超,更是张学良的老朋友。
45
飞机升空,朝着南京方向飞去。机舱里的气氛,远不像张学良想象的那么轻松。
46
雷纳德作为局外人,对中国的政治把戏看得更清。他知道自己的老板此行凶多吉少。
47
飞行途中,雷纳德开始了他的暗示。
48
他不止一次地通过操作和手势,向张学良传递信息。他指了指仪表盘,又比划了一个掉头的动作,暗示飞机可以立刻返回西安。
49
张学良似乎没有看懂,或者说,他假装没有看懂。他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
50
雷纳德有些急了,他再次做出暗示,只要张学良一个点头,他有绝对的把握甩掉任何可能的追踪,飞往世界任何一个安全的地方。
51
张学良依旧不为所动。
52
雷纳德做出了最后一次,也是最明显的一次尝试。
53
他指了指油表,又指了指一个偏离南京航向的备用机场方向,眼神里满是急切。
54
那意思已经不能再明白了:老大,这是最后的机会,只要你点个头,咱俩马上就能从这片天消失,去哪都行。
55
张学良看着自己这位忠心耿耿的美国朋友,又扭头看了看窗外的云。
56
机舱里安静得可怕。
57
几秒钟后,他转过头,对着雷纳德,缓缓地...摆了摆手。
58
雷纳德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个手势,整个人僵住了。
59
他知道,老板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再也回不了头了。
60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将飞机的操纵杆稳稳地推向了既定的航向。万米高空上,那个唯一可能扭转命运的窗口,就这样被张学良亲手关上了。
61
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62
或许是他对宋美龄和宋子文的“担保”看得太重,相信了那种“一言九鼎”的承诺。
63
又或许,是他骨子里那种旧式军人的“义气”和“担当”在作祟,觉得一人做事一人当,必须去南京把这件事“了结”掉。
64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飞机都没有偏航。
65
当它降落在南京机场时,张学良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66
空气仿佛凝固了,跑道边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气氛肃杀。
67
蒋介石一走下飞机,他那在西安时的“合作”态度瞬间消失了。
68
张学良刚一露面,一群士兵便“哗啦”一下围了上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
69
甚至有人高声询问是否要当场开火。
70
千钧一发之际,同行的宋美龄站了出来。她厉声喝退了那些士兵,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流血冲突。
71
张学良与他的飞行员雷纳德做了最后的告别。
72
随后,他就被带走了。
73
他失去自由了。
74
紧接著,一场“审判”迅速展开。1936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张学良站上了军事法庭。
75
没有辩护律师,整个过程只是走了个过场。
76
这场审判判得很快,判的不是他做了啥,判的是蒋介石要他是个啥结果。
77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判处十年徒刑。
78
这个判决刚一宣布,蒋介石的另一道命令也跟着来了——“特赦”。
79
“特赦”这个词,听起来是宽宏大量。
80
但“特赦”之后的附加条件才是关键,那就是“严加管束”。
81
这四个字,比那十年的刑期要沉重得多。
82
“严加管束”,意味着张学良将彻底失去人身自由。这根本不是原谅,而是一种政治手段,一个没有期限的囚笼。
83
从这一天起,张学良开始了他漫长的囚禁生涯。
84
从南京,到浙江,到江西,再到湖南、贵州……最后,他被带到了台湾。
85
他的关押地点一换再换,身边的看守也一茬接一茬。
86
这“严加管束”的命令,一执行,就是54年。
87
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帅”,被关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88
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他就在这方寸之地,与世隔绝。
89
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张学良的处境才开始有了一些松动。
90
又过了15年,到了1990年,已近九十岁的他,才终于真正地重获了自由。
91
恢复自由后,他选择定居夏威夷。
92
晚年的他,潜心研究明史。
93
但他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大陆的土地,也没有再回到他心心念念的东北老家。
94
2001年,张学良在檀香山病逝,享年101岁。
95
中国共产党始终视他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人物,是爱国英雄。
96
只是回头再看1936年12月26日的那架飞机,他为了一句口头的承诺,和两份所谓的“担保”,押上了自己的一生。
97
他以为的“义气收场”,成了他一个人的“牢笼开端”。从青年到白头,他再也没能回到那片他曾亲手丢掉的黑土地。
创作声明:本故事来源:维基百科词条《张学良》、《西安事变》、《张作霖》、《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人民网党史频道《从西安事变看宋氏手足情深》,《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新浪军事《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认为张杨兵谏是“叛变”》,广东档案在线《张学良眼中的西安事变》。本文依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历史故事,有些部分可能会在历史细节进行了合理推演。凡涉及推测性内容,均基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相关史料进行合理构建,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性渲染和合理推演,有部分为艺术加工,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热点资讯
- 2025-07-08费纳德三巨头在四大满贯赛中的冠军和胜场数比较
- 2025-07-14杭州地铁呐喊,喊出了谁的心声?
- 2025-07-21哈登降薪留队,布克超3亿豪约,NBA价值标准变了吗
- 2025-07-29千金药业:公司参投的两支基金目前运营正常
- 2025-07-24中国到伊朗空运快递
- 2025-09-02双子座:下半年尽量远离这四个星座,否则会被借走运势
推荐资讯
- 岚樱井翔避而不谈喜多川性侵问题 遭网友批评
- 全面解读美越贸易协议详情、中国影响与应对策略
- 胜负彩25111期国内部分专业媒体复式推荐总汇
- 从累亏46亿到盈利有望!瑞浦兰钧即将触底反弹?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核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