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东风-5C射程20000多千米覆盖全球,地位却不如东风-61?
近日,随着东风-5C在阅兵式上的亮相,这款诞生于40多年前的经典洲际弹道导弹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多家外媒如“DefenceSecurityAsia”和美国“Military Watch”等纷纷评价,认为东风-5C具备“全球打击能力”,是中国核战略的重要支柱。这些评价无疑彰显了东风-5C在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和战略意义,但与此同时,实际上它在中国核武体系中的地位,似乎远不及一款被认为“更先进”的导弹——东风-61。
回溯历史,东风-5的诞生背景极为特殊。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国际局势的紧张,尤其是苏美核威慑格局的挑战,中国耗费巨资研发了这款洲际弹道导弹。初代东风-5体型庞大,采用液体燃料推进系统,性能稳定性不足,但由于其长达12000多公里的射程,成为中国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庞大的体积也决定了其发射、运输和储存都必须采用特殊设计——比如分成三段运输,运抵发射井后再逐段组装发射。这一系列繁琐操作,反映了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对战略威慑的巨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5的“巨型化”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在冷战时期,建造一个核发射井,配备一套完整的发射系统,花费与发射一枚导弹的成本几乎相当。中国在那段时期,投入巨资打造了庞大的导弹基地和配套设施。去年,中国成功发射了东风-31AG导弹,掀起了全球震动,显示出其核威慑实力的不断提升。然而,随着技术进步,液体燃料导弹的局限性逐渐显露——注入时间长、维护复杂、可靠性不足。
这也促使中国开始对老旧的东风-5系列进行改良,试图延续其战术价值。东风-5B和后续的东风-5C,实际上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的产物。东风-5C尤其引人关注,它的射程被外媒评估超过20000公里,载有多弹头,理论上可以实现“全球覆盖”。这意味着,在不改变现有庞大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技术优化和燃料性能提升,东风-5C实现了“弯道超车”。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东风-5系列的“全球打击能力”并不意味着它在实际战略地位上超越其他导弹。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已逐步转向更先进的高机动性、快反性更强的导弹,比如东风-41、东风-61等。这些导弹采用固体燃料,反应时间短、可靠性高,具备更强的战场适应性,才是真正的战略核心。
为什么东风-61的地位更高?原因很简单。东风-61不仅射程远、威力大,更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隐蔽性。这款导弹是在液体燃料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虽然技术相对陈旧,但经过多次升级,仍然是中国核威慑的重要支柱之一。它代表着中国未来核力量的发展方向——更快、更隐蔽、更具生存能力的战术部署。
反观东风-5C,它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弥补”老旧导弹的不足,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射程,扩大覆盖范围。这种改进虽在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战略层面,东风-5C仍然受限于其液体燃料、庞大的尺寸和复杂的发射准备时间,难以与新一代导弹相比。
总结来看,东风-5C的出现,展示了中国在核武器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和持续创新能力,但它的战略地位远不及更先进、更灵活的导弹武器。它更像是一种“过渡型”武器,用于在老旧装备逐步退役前,保证核威慑的连续性。而真正的战略“杀手锏”,依然是东风-41、东风-61等代表未来趋势的高机动导弹。
可以说,东风-5C虽然在射程和打击范围上达到了“全球覆盖”,但它的存在和价值,更多反映的是中国核战略的逐步升级和技术储备。而在战略布局中,拥有快速反应、高隐蔽性、更具战场适应性的导弹,才是未来中国核威慑体系的核心。而东风-61等高机动导弹,则代表着中国核力量的未来方向——更快、更隐秘、更具弹性。
热点资讯
- 2025-07-29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中对日本重启部分水产品市场,美急派财长问罪
- 2025-07-26穿越综影视世界,女主狂开后宫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 2025-07-10国民理财神器余额宝的三大挑战
- 2025-08-06婚礼助手怎么选?科学挑选伴郎伴娘的5大黄金准则
- 2025-09-11西游争霸礼品机电玩城里的宝藏机器
- 2025-08-07小说:纨绔教练遭唾弃,却带豪门逆袭,让世界瞩目
推荐资讯
- 上海品牌营销公司有哪些,为何奇正沐古能领先?
- 牛散陈峰一口气新进27只,都是30亿以下小盘股,是精准埋伏还是“撒胡椒面”?
- 硝化棉引爆工业暗战!西方俄罗斯急购中国原料,战略信号浮出水面
- 斯基拉:弗拉霍维奇仍是米兰的主要目标,球员不在尤文计划中
- 方盒子!新吉姆尼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