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1952年,毛主席视察袁世凯坟茔时有人提议夷平,主席:不能这么做

1952年,毛主席视察袁世凯坟茔时有人提议夷平,主席:不能这么做

发布日期:2025-07-29 15:11    点击次数:141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1952年11月1日,安阳火车站。毛主席刚从黄河视察回来,本该直接回北京的专列突然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停出了一段让人没想到的历史。

说起来,毛主席这次出门本来就是为了"休假"。党中央批了他7天假期,去看看黄河。结果呢,这老人家哪里闲得住,一路上操心黄河治理,担心沿岸百姓生活。

专列经过安阳时,毛主席突然来了兴致。安阳啊,那可是殷商古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字记录的王朝都城就在这里。

当地领导早就在车站等着了。潘复生、曹幼民、程耀吾,一个个都来了。毛主席下车一看,笑着说:"怎么?大家都来了。"

有个小插曲挺有意思。介绍到行署专员程耀吾时,毛主席听错了,以为是"陈耀吾"。程耀吾赶紧纠正:"不是耳东陈,是禾木程。"毛主席哈哈一笑:"你这名字没我的好,程耀吾只照耀自己,毛泽东是光泽大海,普泽东方。你是人民的专员,该照耀人民才对。"

这话说得,既幽默又深刻。就这么一个小玩笑,就把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讲透了。

车子开到殷墟,毛主席兴致很高。看着这片3000多年前的古都遗址,他感慨道:"这是中国最早的古都,殷商在这里建都270多年。"可惜的是,因为历史上盗墓猖獗,商纣王的陵墓至今都找不到。

参观过程中,当地百姓听说毛主席来了,都爬到房顶墙头上远远看。毛主席发现后有点不高兴:"让老百姓下来嘛,我又没长三头六臂。"

这就是毛主席的性格,从来不愿意和百姓保持距离。

看完殷墟,一行人来到了袁世凯的坟茔。这下子,气氛就有些不一样了。

袁世凯这座陵园,规模确实够大的。占地140亩,花了150万银元,修了两年才建成。什么概念?那会儿150万银元,够普通老百姓用几辈子了。

进了墓园,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巨大的照壁,高7米,长30米。说是为了"坟山贯气",其实就是炫富摆阔。

更让人震撼的是门口那对石狮子。这可不是拼接的,而是用整块大石头雕出来的。毛主席看着这对狮子,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么大的石头,当年是怎么运过来的?"

曹幼民立刻回答:"用泼水成冰的办法运来的。"

毛主席听了很满意,摸着石狮子的头说:"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这话说得真妙。赞扬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不是袁世凯的奢华。

继续往前走,碑亭、飨堂、各种建筑一应俱全,完全是按照帝王陵墓的规格建造的。袁世凯这个人,还没当上皇帝,就把自己的墓修得跟皇陵似的。

到了用餐时间,曹幼民安排人送来了食物。大家围着一块大石条坐下,毛主席却不急着吃,先让人把水果分给每个人。他对曹幼民开玩笑说:"你是地委书记,平分土地,一人一份。"

这"平分土地"四个字,在当时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大家都笑了,但心里都明白毛主席话中的深意。

吃着吃着,毛主席就聊起了袁世凯的历史。这个人物确实复杂得很,戊戌变法时两面三刀,辛亥革命后窃取革命成果,当了总统还不满足,1915年居然要称帝。

毛主席越说,大家越愤慨。袁世凯这种背叛人民、开历史倒车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怒。

就在这时候,有人激动地提议:"袁世凯罪恶累累,他的坟茔应该夷平才对!"

这个提议当时听起来很有道理。袁世凯确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把他的豪华陵园推平,不是很解气吗?

现场一片赞同声。大家都觉得,这种代表黑暗势力的建筑,就该从地球上消失。

但是,毛主席的反应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没有被现场的情绪带动,而是冷静地思考着。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看问题的深度显然不一样。

沉默了一会儿,毛主席缓缓开口:"不能平,还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这话一出,全场安静了。刚才还在愤慨的人们,都开始思考这句话的意思。

毛主席继续解释:"我们要用历史教育人民,特别是教育干部和青年。袁世凯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什么叫背叛人民,什么叫历史倒车。让这座陵园保存下来,就是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说得太对了!历史文物,无论正面反面,都有教育价值。把袁世凯的奢华陵园保留下来,让人们看看统治者是怎么挥霍民脂民膏的,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现在想想,毛主席这个决定真是高明。如果当时真把袁世凯陵园推平了,后人还怎么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用餐结束,已经下午两点了。毛主席准备回火车站,临走前特别嘱咐曹幼民:"一定要保护好这座陵园,不仅要保护建筑,更要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到了火车站,毛主席发现自己来早了,约定的当地领导还没到。有人建议直接开车,毛主席坚决不同意:"东道主还没到就走,不礼貌。"

就这样,他在月台上等了十分钟,直到当地领导赶到。临别时,他嘱咐大家要建设好安阳,保护好文物。

随着专列启动,毛主席结束了在安阳的短暂停留。但他那句"不能平,还要把它保护好",却成了文物保护史上的经典。

今天,袁世凯陵园还在安阳洹水北岸静静伫立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确实发挥着反面教材的作用。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参观,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毛主席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没有被一时的情绪左右,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问题。

保护文物不是为了美化历史,而是为了教育后人。袁世凯的奢华陵园,正好说明了旧社会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这就是历史的力量。通过具体可见的文物遗存,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过去,更珍惜现在。